扎根家乡不言悔
—— 揭秘中益乡小学校马影翠老师的家乡情怀

    有那么一群人,默默耕耘。三尺讲台,他们播撒希望、雕琢灵魂、传承文明;笔耕人生,他们点亮心灯、放飞梦想、践行忠诚。在他们的生命长河中,学生就是他们的全部。他们将人生之花,静静绽放在大山之间,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栋梁,平凡的岗位上演绎着生命的精彩。他们是默默奉献的山区教师,为山区教育描绘出一道美丽的彩虹。

    在这浩瀚的人海中,有一个贫困山区的土家族女老师,不经意走进了记者的视线里。她就是中益乡小学校教师马影翠。

    我是中益人

    回报家乡别无他求

    “同学们,今天我和你们一道来学习清代诗人袁枚写的小诗《所见》,看看古时候的小朋友有着怎样的童年。”9月10日,一年一度的教师节,马影翠和大多数的教师一样,按照前一天晚上的精心备课,在黑板上一笔一划板书后,开始了这一天的新课程。

    三尺讲台十七载,三寸笔催皱纹来。中益乡是市级深度贫困乡,这里山高坡陡,沟壑纵横。今年35岁的马影翠就工作在这里,而且她是地地道道的本乡人。

    1996年,马影翠小学校毕业上了初中,初中毕业后考进黔江民族师范学校。中师毕业后,她义无反顾地回到了自己的母校中益乡小学校当老师,一晃就是17年。17年里,她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了山区的教育事业中,用爱心去培养山区的孩子们:课堂外,她是大朋友,操场之上她经常同学生们一起玩耍嘻戏,她和学生们打成了一片;教室里,她是严师,学生们挺直的坐姿、琅琅的书声,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课堂的严谨。她是学生们最特别的亲人,她的爱心如一股清泉将知识的种子慢慢浇灌。

    眼下,马影翠是学校三年级的班主任、语文老师,也是中益乡小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。

    “我中师毕业回来的时候,学校已经从当年我读书的一个旧庙搬迁到现在的新校舍,但条件依然十分艰苦。”马影翠的中师同学中,有很多在城里的学校当老师,条件都比中益乡好,当记者问到17年前为什么选择回到家乡时,她的回答既朴实又充满感激:“我是中益人,回报家乡别无他求!”

    孩子们离不开我

    我更离不开他们

    17年间,马影翠不止一次面临离开与坚守的选择。

    “都去了条件好的地方,那乡村教育怎么办?贫困乡村的孩子怎么办?”面对一次次的机会和周围人的建议,马影翠态度坚定。用她的话说:“从来就没有想过离开。”这份坚定的初心,一方面是对生养故土乡亲的眷念,另一方面是因为对贫困学生同情。

    17年前,马影翠第一次来到中益乡小学踏进课堂的那一幕,让她至今无法忘怀——“全班80多个学生,齐刷刷用天真、渴望的眼神望着我,我顿感肩上的责任,心中暗下决心,一定要用自己学到的知识,教育好每一个孩子。

    “偶尔因事外出回来,学生们就会围着我说:马老师,您怎么这么多天没有到我们教室来啊!您千万不要离开我们哦……”马影翠回忆,“还有一次,一个孩子下课后拉着我的手说:昨天晚上我梦见你调到城里去了,全班同学都围着你哭,不准你走,醒过来后,眼泪把被子都打湿了……”

    马影翠说,孩子们毫不掩饰的真情流露,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,让她更爱她的学生们,更加坚定了扎根山区教育的决心。

    17年的坚守与坚定初心,让马影翠在学生中间不仅有“马老师”这一个称呼,还有“妈妈”这样的呼唤。马影翠说:“或许,没在贫困乡村做过教育的不会明白学生们那些动人的小举动,或者一声‘妈妈’这称呼背后意味着什么,但是我的理解就是责任。”

    “孩子们离不开我,我更离不开他们!”马影翠说,她要把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大山,学到过硬本领再回到家乡,发展家乡,让家乡更富更美。

    因材施教

    让孩子乐于学习

   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:“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,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善于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、兴趣、爱好和特长,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”。

    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,马影翠十分注重因材施教,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,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马影翠说,蹲下、沟通、时间是她的三个法宝。

    她刚来学校工作,便担任了一个班的班主任,毕业时孩子们依依不舍。和孩子们的深厚情谊是如何建立的呢?就是温柔的蹲下身来,通过沟通走进孩子的心境,用时间去温暖和感化孩子。渐渐的,她与孩子们就变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。

    马影翠的班上有个从小被溺爱的女生,旷课逃学,骂人打架,让家长很是头疼。为了解这个孩子的思想动向,她想了很多的办法去。她利用休息时间和这个学生一起聊天交心,坚持了大半学期,辛勤付出换来的是,这个学生改变了原来的很多坏习惯,学习成绩进步了,并保持在班上的前十名。

    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,马影翠把性格各异的学生看成是千姿百态的花朵,精心地呵护,用母亲般的温暖去关心学生,用挚友般的真情去打动学生,用无私的奉献精神去教育学生。

    “因材施教,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!”回忆17年来的教学生涯,马影翠说,为了山区的孩子,为了山区教育事业的明天,扎根家乡,别无他求。

    马影翠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,辛勤工作,默默奉献,一直用朴实的心灵和执着的追求谱写着一曲曲扎根山区、乐于奉献的山乡赞歌,让青春和生命在大山深处闪光。(记者 谭华祥)

 

        感谢您关注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流媒体重庆·石柱网,更多新闻关注其他主流媒体《石柱报》、《重庆石柱手机报》、“五彩石柱”微信公众号、“五彩石柱”APP、“石柱新闻”微博;统一投稿邮箱:sz_xwzx@sina.com。

总 编 辑:禹云洲

值班副总编辑:谭晓钟

执行主编:张俊杰

 

[打印]

[责任编辑: 石柱谢天]

  1. 华龙直播|攻防对垒!直击2019年重庆市网络安全攻防大赛决赛
  2. 【新时代民营经济和高质量发展】营商环境改善激发企业活力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