蹇泽西(左三)在龙沙镇走访
本网讯(记者 游凤 文/图)11月14日,县委书记蹇泽西前往龙沙镇、大歇镇暗访脱贫攻坚工作。他强调,要紧盯稳定脱贫,坚持标本兼治,抓好产业扶贫,建立长效机制,不断增强贫困群众“造血”功能,才能真正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。县委常委、县人武部政委李学元一同调研了龙沙镇脱贫攻坚工作。
在大歇镇流水村,蹇泽西看到漫山遍野的白夹竹,因当地村民大量外出打工,大都被弃之不顾。少有村民在家经营,也只是简单的粗加工,经济价值低廉。他叮嘱村支“两委”负责人,要充分利用村里丰富的竹资源,引导村民发展竹编产业,创新竹编工艺和造型,将粗加工产品变成工艺品,提升竹产品附加值,吸引外出务工村民回乡发展;要充分依托“倒流水豆腐干”这个老字号品牌,持续加强企业品牌建设,借助“电商扶贫”路子,扩大销售渠道,建立健全贫困群众利益联结机制,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,帮助贫困群众种下产业这棵“摇钱树”。
在龙沙镇中海村、青龙村,大歇镇流水村,蹇泽西发现均存在C、D级危旧房改造、改地坪、人行便道修建等项目工程粗糙、超标准建设以及人居环境卫生差等现象。蹇泽西对施工人员说,这些都是老百姓自己的项目,要秉承对自己负责的原则,像办自家事儿一样做工程。他强调,C、D级危旧房改造、“五改”等项目建设不是为了外观好看,而是解决群众住房安稳;不是为了锦上添花,而是要立足解决老百姓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。镇、村要安排专人负责监督项目质量,为老百姓把好关;要紧盯项目执行标准,切忌超范围超标准建设;有关部门要迅速对各乡镇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排查并督促整改,确保各项工程按时按质按标准完成。
调研中,蹇泽西强调,“输血”救一时之急,“造血”解长久之困,各乡镇要大力开展精神扶贫,教育引导群众改变生活陋习,转变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,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;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,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,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,通过多种模式带动贫困群众转移就业,不断增强“造血”功能,从根本上摘掉“穷帽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