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载:小说《哼树园》(二十四)

(二十四)

    一台空气锤自身的重量就近两吨,卞石元在重庆市里购买到了这个笨重的铁坨坨,并发货到了石沱河。卞石元将气锤和机床卸到大沙坝上,望着山腰上的锅铧社,犯起愁来。石梯街不能去,因为锅铧社在背街上,去不了,而背街都是小道,这个重家伙,加上装箱的木头,至少两吨,不是一个两个人就能抬上去的。这最后的一公里路,却将卞石元难住了。他于是找到哥哥杨小河商量。

    杨小河找来黄老虎大队的队长,到了大沙坝,站在空气锤边研究着。最后,他对卞石元说:“你跟木船社的协调一下,借一些绳子、圆木和木杠。我来调集镇上的搬运队和黄老虎大队的人马,集体参战。”

    大沙坝上来了三十多个青壮劳力,大杠套小杠,火箭号舵手梁甲贵,则站在空气锤上,手拿铁皮话筒,喊起了抢滩号子。随着梁甲贵一声:“吆哦吆哦吆哦,幺幺儿吔,起!”只见空气锤和梁甲贵从平地被抬了起来。“吆哦儿啰---嘿!”“吆哦儿啰---嘿!”三十个人,抬着气锤,跟着号子,步调一致地向前迈进。

    在上坡的时候,突然,一根绳子折断,空气锤被迫放到斜坡上。这时,卞石元将预备的木杠子取来更换,一阵捆扎牢实后,梁甲贵一声“吆哦吆哦---嘿!”气锤再次抬离地面,向上挪动。卞石元跑前跑后地观察。镇上那些个看热闹的人,此时也丢下手里的活,有的坐在田边地角远远地看,有的千方百计地挤到路上来,跟着吼起了号子。一时间里,锅铧社的下面人山人海,歌声此起彼伏。

    近段时间,石沱河镇上的居民对大气锤特别好奇,他们称之为“重工业”。待到安装完毕,试运行的几天里,他们竟然像赶集似的,一拨接着一拨的来锅铧社参观。卞石元站在空气锤前面,却也被这恢弘的气势所震撼,气锤落下撞击的巨大响声,真可谓惊天动地,好像要将这石沱河的大石山震碎一般,就是停止捶打的空气锤,仍如山豹咆哮,“吭嗤吭嗤”地喘着粗气。而马虎则夹着被烧得通红的铁块,不停地翻动,一会儿功夫,便敲出一根铁棒来,这要在以前,得用一天的时间。有了这个“重工业”,石沱河锅铧社如虎添翼,迅猛发展,远近闻名。一时间,背运生铁的,背运煤炭的,背运锅铧的,背运铁钉锚链的,聚集到了锅铧社。昔日的荒山荒坡,竟然凿出一条条大路,四面八方通向锅铧社。有人对卞石元竖起大拇指,说哼老爷的后人,再次创造了小镇上的商业帝国。

    在锅铧社的师傅中,马虎虽然来得晚一点,但近来他的生意却出奇地好。一来他是镇上的老铁匠,过去很多农民都认识,二来他的手艺确实技高一筹。

    黄寡妇的大儿子马九斤自然地当了他的徒弟,现在也是他的儿子。铁匠可是个力气活,那只大铁锤也是有些斤两的,谭九斤打了第一天,浑身像散了架。

    这天中午,两父子又扯起皮来。“早知道打铁这么卖力,我就不该来。”谭九斤说。“我还不是这么过来的,有什么了不起的。”马虎开导着。“像这么个打法,一个月下来只够糊嘴。”谭九斤接着说:“有的师傅一个上午打三把锄头,我们才打了两把。现在讲计件工资,按劳取酬。少一把锄头就少了三分之一的工资。”听了九斤的话,马虎裂开大嘴巴,将一根旱烟咬在龅牙上,紧收双唇,叭叭地吸了两口,说:“我们晚上再加个班,不就多做点吗?”谭九斤有些不耐烦的说:“为什么要加班呢?别的师傅照样打铁,我们为啥就比不上人家呢?”“我们比不上人家的是数量,不是质量。”“质量又不当饭吃,真是,哼!”“九斤啊,这你就错了。我们确实比人家慢一点,但慢工出细活。”“这个质量好与不好,谁来评判呢?数量上不去,直接就少了钱,这是很现实的问题。”“你小子懂个屁。” “难道不是?我说错了吗?”马虎站了起来,提了两把锄头过来,说:“你看看,这一把锄头,就是我打的,只是棱角磨损了,而这一把锄头,缺了一角,你明白这是为什么吗?”“这个……”谭九斤当然说不出原因来。“我们打出来的锄头,只是正常使用磨损,绝不可能折断。”见爸爸说到这里,谭九斤便睁大眼睛看着锄头。马虎接着说:“这就是区别,质量区别。你看看,那些种地的都喜欢把锄头给我打,你以为真的是人熟吗?”谭九斤终于听出了味道,说:“爸爸,你有绝技吗?”“嘿嘿,什么绝技哟,没有。”“哪为何我们打的锄头不会折断?”“钢铁这个东西,看似坚硬,其实里面都有气泡的,我们敲打就是把里面的气泡挤出来,铁质更加紧密,多敲打一阵,气泡挤出的就越多,更加地紧扎耐用。”谭九斤终于明白爸爸的意思,但他不理解的是,质量有保证了,数量却成了问题,一家人要吃饭的。听了儿子的抱怨,马虎说:“晚上加班吧,你没看见,我们接的活都堆成山了,咱们铸的锅铧,上了盐大道,上了柏木船,有的师傅一天却接不到一把锄头?这是为什么?嗯,种地的人是欺不了的。”马虎说完,露出一嘴龅牙,憨憨地笑。谭九斤猛听得爸爸的一席话,心里便暗自佩服,爸爸为啥要将锄头翻来覆去慢慢地敲打,直到满意为止,原来还隐藏着这么深奥的生意经,他算是长了见识。

(声明:未经许可,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转载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)

[打印]

[责任编辑: 石柱谢天]

  1. 一图读懂|第一个五年,乡村振兴这么干!
  2. “解决难点、乱点问题,确保老百姓满意”